选。
所谓的可塑性,就是演员可以被塑造的一种能力。
而这也是演员表演天赋高低的一个评判。
同样一段戏,有的演员就是能演出很多的细节……就好比一块铁和一块泥,泥就比铁可塑性高。
人也是这样的。
现在三大的考官,越来越喜欢“白纸”一样的学生。
因为有的孩子艺考班学多了,身上就带着一种表演模式。
比如悲伤的台词悲伤着说,愤怒的台词愤怒的说。
就是“表演情绪太重了”。
这样的孩子老师再教,会很费劲。
因为你已经形成了模式,你的思维惯性已经形成,已经被塑造成一块铁,就算你自己想改变,那也得丢掉以前学到的东西,这就是一个有些漫长的过程了。
相反很多学了几天甚至没学过表演的,他对演戏有自己的理解,并且很容易被引导。
老师一说就会按照他们说的,并加上自己的理解去做,那老师就会觉得你可塑性很强。
陈瑾在蒋文丽看来,他看纪录片就能演成这样,这就是一个可塑性的有力证明。
“谢谢老师!”
陈瑾礼貌的笑了笑。
“好了,依次退场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