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反面教材,实在是多如牛毛。
比如说,文帝之薄昭,景帝之晁错,重八之毛镶,朱棣之纪纲等,数不胜数。
这么多的历史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么?
朝里无人莫做官,这可是用无数颗脑袋,堆出来的庙堂规律,岂能等闲视之?
“爷,图里琛来拜。”乌林又收了个大门包,心里美滋滋的,说话的声音都高了八调。
“请他进来吧。”图里琛才是愉王党的嫡系心腹,胤禑自然对他另眼相看了。
“奴才图里琛,请主子、十六爷、十八爷大安。”
图里琛进门后,规规矩矩的行了主奴之礼。
“老图啊,你来得正好,马吊三缺一,快坐上来吧。”胤禑亲热的招呼图里琛上炕。
屋里就胤禑三个同胞亲兄弟,都不是外人,图里琛只犹豫了一下,便笑着脱靴上了炕。
还没等图里琛坐稳,胤禑就吩咐人,把他的官靴拿出去烘干。
大清的官靴,都是黑色的布面厚底,外面下雨的时候,很容易湿透。
图里琛心里倍觉温暖,看遍整个朝堂,哪家的主子,比胤禑更贴心?
所谓解衣推食,成本太低了,哄着文盲士兵们卖命,确有用处。
真到了上层社会,大家都见过世面,讲究的就是,不能没有好处,个人尊严也很重要。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