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汉语光是在概念上就有開、中和舌冠三种元音了,另外还有硬颚和圆唇两个半元音,再加上介音、韵腹、韵尾.....这可不是什么空耳加个思密达就能搞定的事儿。
遑论物品名词本身就具备很强的主观性,哪怕是同个省份的不同城市,对于同种东西可能都有不一样的叫法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马铃薯,这玩意儿光是全国各地的叫法凑在一起都能整出个三千字的章节凑做更新了......
一个多小时后,那个长的很漂亮的女人又回到了顾维面前。
这次她朝顾维递来了一个类似入耳式耳机的金属豆,示意顾维塞进耳朵里。
顾维乖乖照做。
接着顾维便见到对方按了下小盒子,朝自己说了句话,耳机里同步传来了一道更模糊的语言:“#@¥%.....”
顾维摇了摇头。
于是女人又按了第二下。
顾维依旧听不懂。
接着第三下...第四下....
而就在女人按到第五次的时候,顾维的耳畔骤然响起了一道“久违”的声音:
“吃过了吗?没吃的话先点菜吧。”
......
注:翻译的设定来自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也就是sapirwhorfhypothesis的跨文化交际导论,现在已经有类似的技术雏形了,论文可见arxiv.org/abs/2408.04628,还有doi.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