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渐暗,又看着躺在临时担架上因高烧说着胡话的余柱,欧阳轩不顾众人的反对,当机决定由他和朱挑子先去探寨,余众在一里处静侯消息,若他有不测,全队则听从黄大根之令。
琉璃坝寨门也是立在山道险要处,由二丈高的原木搭成。守卫寨门几个山民见了欧阳轩两人带着武器前来,却并不惊慌,只是远远地关上了寨门,并喝住两人站在原地问话,言语中充满警惕。当得知欧阳轩为游方僧人时,山民们便一脸的惊讶和疑惑,毕竟这里并无寺庙,也从无僧人来此地,但当问得朱挑子为货郎时却纷纷惊喜欢呼,下了寨墙打开寨门走到两人身旁,并要朱挑子拿出贩卖的货物。山民们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和要求,并没有让朱挑子感到惊慌。由于战乱原因生产被破坏,琉璃坝所在山区道路又难行,加之山匪剪径,极少有外人能到这里,故这里的物资极度缺乏。所幸朱挑子的货物被没收之前,他还偷藏了少许在身上。在几个山民目不转睛的注视下,朱挑子掏出怀中的一个小布包,打开后露出来些许零碎的物品,有闪亮的缝衣针、有糖豆、姻粉、丝绸头绳……..
当得知两人所带货物就只有布包里的东西时,几个山民顿时难掩失望之色,朱挑子也有些尴尬,作为货郎他带的货物也委实太少了点。不过作为长年营商之人,朱挑子不但善于观察顾客的心理变化,还能巧妙引导客户的需求,他又从怀中摸出一个油纸包,打开后用食指沾了点里面的白色粉末送往嘴中,又将油纸包递向山民。几个山民品尝后,脸上露出欢快的表情——这是寨子里极缺的食盐。
食盐和杂货虽少,但朱挑子以多年贩货的伶俐口舌,将几年前山匪抢劫自己货物之事移花接木到此次,并痛陈山匪恶行,不但博得了山民的同情,也让山民确信了两人的身份。“可惜了,就这么点货。其他杂货倒不打紧,要是盐再多点就好了!”一个长得粗粗壮壮的山民长叹道,交谈得得知此人叫石中树,是守卫寨门山民中的小头目。
“今后会有的,以后多带点来盐进山来”,朱挑子一边讪笑一边和石中树套着近乎。
“盐由行走在后的同伴携带着”。欧阳轩继续说,并发出一声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