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更加发达,周人还制定了完善的礼乐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后,东周开始。东周又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这一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更加频繁,秦国逐渐崛起。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日益强大,最终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六国。
5.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他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然而,秦朝的统治非常残暴,秦始皇焚书坑儒,严重摧残了文化。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爆发,随后刘邦和项羽领导的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6.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刘邦建立了西汉,定都长安。西汉初期,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汉武帝时期,西汉达到了鼎盛,他派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出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同时,汉武帝还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刘秀建立了东汉,定都洛阳。东汉时期,科技文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了麻沸散等。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社会矛盾激化,爆发了黄巾起义。此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