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能被一时言语所欺骗的人。
他想问具体的方案。刘备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自己打仗还行。但是缺乏战略眼光。不然也不会在徐州吃那么大的一个亏。刘备需要有一个战略眼光的谋士来帮助自己顾全大局。
洛川知道诸葛亮的隆中对,也知道大概的战略规划,但是让他来实现隆中对具体的方案,这就为难他了。
所以隆中对还是留给诸葛亮吧,自己所擅长的还是数学。
战略规划不行,军事战略也一般,只知道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但是毕竟没有亲自带兵打过仗,心中没有把握。自己可不想落到一个纸上谈兵的下场。
“吾欲效仿那萧何,肩负起镇国家之重任,抚慰黎民百姓,保障军需物资之充足供应!”洛川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着,脑海之中不断浮现出一个个历史人物,但最终都被他一一否定。
唯有那萧何,其才能和功绩深深打动了洛川的心弦,让他坚信唯有仿效此人,方能成就一番大
洛川深知,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具备萧何那般卓越的识人之明,善于发掘隐匿于民间的贤能之士,并将他们招致麾下;还需不辞辛劳地搜集各种情报资料,以洞察天下局势之变幻;更要稳住国内政局,确保内政清明,政令畅通无阻;同时,还要深入民众之间,倾听他们的呼声,安抚民心,使之归心于己;最后,必须牢牢镇守好后方根据地,使之成为前方将士们无后顾之忧的坚实后盾。
而洛川自身所拥有的独特优势——对于历史走向的先知先觉,则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帮助他为刘备招揽到众多才华横溢之人。
不仅如此,他还决心致力于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从而逐步缩小与强大对手曹操之间的实力差距,为最终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