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王珣也准备带高明程离开。
\n
今天都还没有看过瘾,东西也还没来得及买一件,因此王珣有些失望,但他对高明程说道:“我还知道一个卖古董的跳蚤市场,那个市场是早上六点摆摊,七八点散摊。明天我们早点起来,我带你去那里看看!另外还可以去通州看看。”
\n
对于外行人来说,通州的名气不大,但对于内行人来说,通州还是有很多好东西的。
\n
因为在过去,通州是全国各地前往首都的货运终点,很多外来货物,都是通过运河运到通州,因此通州就成了很多货物的集散地。
\n
比如黄花梨家具,大多是在苏州做好,然后运到通州来卖,但做生意嘛,不可能所有的货都能够卖掉,那么一些卖不掉的库底子就自己留着用了。
\n
因此在通州,只要能舍下面皮去喝街,那么总能弄到一些好东西。
\n
王珣曾去过通州,他见高明程对此感兴趣,于是传授了一些经验,又问高明程去不去。
\n
高明程当然选择去!
\n
随着通讯功能日益发展起来,古董行业的信息差将会打破壁垒,古董的物价也会逐渐上涨,不像在八十年代,古董的物价相对稳定,上涨的不多。
\n
从家乡的小县城来一趟首都,可谓是千里迢迢,高明程自然不想轻易的离开,至少也要有所收获才行。
\n
于是两人约好明天先去那个跳蚤市场看看,然后再去鬼市转转,最后才去通州。
\n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高明程跟着王珣频繁出门,逛了好几个市场后,总算有所收获,高明程在一个跳蚤市场上买下一个品相不错的瓶子!
\n
那罐子是清朝乾隆时期的,瓶身的色彩绚丽,是出了名的“百花不露地”大瓶。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