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工当然知道换东洋显像管的后果,无奈道:“抱歉,这也是没办法,以我们的技术水平真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话说到这,二人的目光全都看向宁卫东。
究竟何去何从,只有宁卫东能拍板。
换还是不换?如果不换,又怎么办?
宁卫东站起身道:“其实我们还有一种选择。”
安宁和陈工一愣。
宁卫东双手按在办公桌上:“我们可以引进东洋技术,自己生产显像管。”
引进西方技术,在这时候还相当稀罕,能参与都是国字号的厂子。
宁卫东这种草台班子,从一开始安宁和陈工压根儿没往这方面想。
而宁卫东也不是想当然。
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洋曾大规模向国内转移彩电产能,其中就包括彩色显像管生产线。
其中最早的,应该是陕省电子厂,大概再过两年就会投产。
即便提前几年,彩色显像管也不是什么敝帚自珍的技术,只要给出足够利益,未尝不能提前引进。
只是这样一来,与宁卫东最开始的设想就有了出入。
最开始,宁卫东给电子厂的定性是整合国内外零件的组装厂,尽量利用国内现有的东西,加上从东洋走s的零件,先把产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