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仅是不建议您亲征,微臣还不建议您下令攻打高沟领。”
“哦,你的理由,理由呢,朕要听理由!”
“理由有三,微臣一一说来。
其一,高句丽在大唐帝国的北方,地处偏远,而且气候异常,与大唐帝国完全不同,如果贸然前去,还没开始打仗,我们的士兵就抵挡不住严寒开始士气低落。
其二,高句丽本身的军事实力也非常强大,在整个大唐的北方也是无敌的存在,几乎没有对手,那些个相邻的小国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所以即便大唐派大军前去,他们可能还是观望的居多,因为一旦大唐无功而返,他们还是要继续之前的生活。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如今大唐的幸福,不能因为打这一仗有损大唐的国力,大唐帝国的百姓经不起折腾了,他们需要太平,需要稳定,而且还有一点,高句丽的地理位置险要,易守难攻,我们真的进攻起来,难度非常大,会极大地损耗我们的兵力。”
张玄素沉思片刻之后,一口气说出了三条重要的原因来。
这也是隋炀帝杨广失败的主要原因,当然其中还有一些刺耳其他的原因,但最终的结果却是隋炀帝惨败,三次都铩羽而归。
如今李世民想重蹈覆辙,张玄素当然要极力劝谏,如果魏征还在,肯定也是这个想法。
只是现在魏征的人不在,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张玄素的身上,没有人站出来,那他张玄素就站出来劝谏。
即便是得罪李世民,他也要继续劝说,一定不能停。
张玄素其实更想说的是亲征危害极大,李世民此时也已经不复当年那么年轻能打,万一亲征高句丽有个闪失,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