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玄,因为制做陶罐的过程太简单,给人一种我上也行的感觉。
姜玄道:“这只是初步成型,之后需要在阴凉的地方放置七八天的时间,让它自然阴干,然后还要建一座土窑,把阴干的陶坯放进土窑里烧上一整天,冷却之后,没有烧裂的,才算是真正的陶器。”
赤芍和三个少年听得不明觉厉,“阴干”、“土窑”、“冷却”这些词,他们都听不懂。
刚才还觉得我上我也行的三个少年,立刻收起了轻视的心态。
赤芍倒没有意外,如果陶器那么容易做,以前鹿部落的陶器就不会那么稀少了。
实际上,赤芍并不知道,鹿部落,包括很多其它部落,之所以觉得陶器珍贵,是因为他们制造陶器的土是随机的,并没有专门去找陶土,也没有经过阴干这一道程序。
他们更没有建造专门的土窑,烧制陶器时的温度、时间这些,都没有一个准则,只能靠自己摸索,这样一来,烧制出来的陶器成品率极低,自然也就显得珍贵了。
反观姜玄,他前世留下的记忆,是无数代的人不断改良、记录的智慧结晶,按这样的方法制造陶器,成功率自然高得多。
最终,姜玄制作了两个厚重的陶罐粗坯、两个陶盆粗坯、以及十个陶碗粗坯,并将它们全部放进竹屋的角落里阴干。
之所以放竹屋里,是因为阴干的时候最好不见风,也不能有强光,等它自然散发水分,自然干燥,这样陶坯不容易变形。
这一步很重要,如果陶坯不够干燥,烧制的时候,蕴含在陶泥里的水汽就会发生膨胀,导致陶器破裂。
弄好这些陶坯时,已经是大半天过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