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霜听言,讪讪地挠挠头,自己对这小徒弟,要求是否有些过于严苛了?可实在时日无多,也只好如此了。咳嗽两声,吴霜依旧板着脸,可言语缓和不少:“且容你休息片刻,半炷香后练剑。”说罢将一柄长剑出鞘,剑鞘分别插入松软土壤中,背靠一棵叫雷劈得焦黑的枯木,半合双目休憩。
半炷香过后,少年起身,气息已平缓下来,拔出利剑,在空地中摆架练剑。剑在手,少年疲懒神情浑然一变。精气神便如脱闸飞瀑,奔流不绝,静息,凝神,剑随步走。吴霜收徒传剑的缘由,其一就是当初茶馆后院,少年醉里初看剑意时候,神色中那抹老狼见兔的痴意;其二,则是少年提笔落字,虽乱如野牛翻草,但撇捺中锋芒隐匿,剑意极展极长。
犹如字中缠长龙,翩然扑残云。
云仲此刻,心神全然沉浸于剑招中,自然无心观看师父神色。少年于剑招入门极快,半月之间能将掌柜形意掌握一分,但停留在一分的时日良久,难以寸进。剑式无非刺砍劈抹挽撩点等等,不同人出剑,神韵皆不同。吴霜曾明言云仲不可照搬他人神韵剑意,而是吸纳百家之长,于千万条剑道大路中寻出适合自身那一条,方是正道,一味临摹会沉淫其中,招法意气驳杂繁冗,无法登堂入室。
收剑,少年还剑入鞘,闭目思量久久无法悟透的一式。这一式唤作画眉登楼,单听招名婉约诗意,但出手时萧杀意味极重,收剑回鞘之后压低剑柄,再复拔剑,自下而上逆势挥挑剑首,势大力沉,杀意凛然。收剑羚羊挂角,如女子擅画蛾眉,淡雅顺畅;挑剑重势,似江海登楼,疾掠狂猛,力求一招毙敌。研习时间不短,少年只能勉强做到画眉,登楼则力有不逮,总有滞涩处,被吴霜戏称为跛脚老妇登缓坡,三步一打晃。对此少年悻悻许久,越发勤加练习,始终无法踏开瓶颈。
犹豫片刻,少年没有出那一剑,插好剑走到吴霜身边,学着师父做派,把肩膀歪歪斜斜靠在湿树一侧,蔫头耷脑:“师父,这登楼一式中的凶气,徒弟愚笨实在不得要领,有啥法子?”随后眼睛突然明亮起来,赶忙又问:“杀鸡?”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