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去山中找寻时,只见有些未曾干涸血迹,与几片散落在地的旧衣,苦苦找寻无果,只得是流落街头,幸亏是遇上位住杖四处讨斋饭的老游僧,视若己出,更是教授些安身立命的本事,这才得以活到今日,如今打算回黄从郡瞧瞧,顺带谢过当年近邻。
「这编草结的本事,还是当年跟近邻家学的嘞,编二百个草结,能换一枚铜钱,能顶一整日的饿,姑娘既是黄从郡中人,说不巧还真在下有些渊源哩。」
虽模样凶神恶煞,但布衣年轻人望向那枚草结时,神色竟是出离欢喜,肩头耸动,双手凑起拍了拍,模样一时稍显憨厚。
终究将心境放平下来许多的秦溪灵,倒是想起这枚草结的来头,大概是因一地有一地风俗,唯有黄从郡内,人们最喜打这等草结,双亲当年在时,也时常拿这等草结逗弄尚且年幼的秦溪灵。甚至贩夫挑货者,也大多喜好凭此结绑固物件,传闻这等草结,既能保货物牢固,也可令拴在心尖上的人,不至于走失,只是近年来晓得如此打结的人,在黄从郡北境愈发稀少,于是竟也无知无觉绽开一抹笑意来,扯起枚草根,不甚熟练地系好一枚草结,却是同布衣年轻人递来地一般无二。
流年如盗,错意间沧海桑田月走星挪。
一位乃是危难时节接过黄从郡头一等绣府的柔弱女子,一位是早年间背井离乡谋生,今日方归的古怪样貌年轻人,在这等年关迫近的时节,促膝说起些黄从郡的旧事,瞧来荒诞得紧,可萍水相逢,总觉投缘。
年轻人说,寻上门的那位便宜师父,是自东而来,打扮做派都像是位游僧,可偏偏不见其念佛,总是要说些晦涩难懂的言语,还曾言说年轻人这身骨肉,乃是生来近乎显迹的夜叉鬼躯,只可惜上苍吝啬,只
赋这身天赋异禀的筋骨,却少生灵智,时常要在年轻人身上纹戳些怪符咒法,说是对身子大有裨益,没准日后得证果位,想来也是极好。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