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做为政策依据的,如果想要有做为参考依据的资格,那就必须有肉眼可见的数据。
\n
数据就得有人过来旅游,然后再统计这些人在国外互联网上都说了些什么,以及还要筛选出这些人的身份,确定在网上说一些中国现实状况的人是游客,而不是中国人自己发的,那样根本看不出来效果。
\n
“说句实在话,每个国家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都经不住存心挑刺的人怼着拍,我们也不敢冒险。”
\n
谁提出主意,谁承担风险。
\n
路菲菲认为这事可以做,如果能做成,能对平台的引流起到不错的成果。
\n
安排人搜集到了足够的数据后,路菲菲亲自参与了这个项目的策划工作。
\n
“根据对二十个国家的在线调查和街头访谈显示,有50%的人对中国毫无印象,有15%的人对中国的印象来自于电影,所有人都会武术,住得很破败,10%的人家里有人在中国工作生活,或者是身边有中国留学生,这些人的理解比较正常,还有10%对中国的印象来自于媒体报道,这些人对中国的印象都不怎么样。剩下的对中国的印象很杂,有来自《马可波罗游记》的,也有来自《一千零一夜》的,在这些人的印象里,中国还过着古代人的生活。”
\n
最后她得出结论:“对平民阶层的宣传还不够,因为平民只看本国的电视节目和本地的报纸,与其关心国际局势,不如关心明天哪条地铁要罢工。他们更不可能主动来中文互联网,就算来,也不会看官方宣传网站。”
\n
路菲菲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安排松散的跟团性质的旅游,也就是办的是团签,必须团进团出,但是在境内可以在指定的城市里自由活动。
\n
“根据现有的签证政策,团签可以简化程序,虽然不是免签,不过也能吸引一部分人过来,类似埃及对我国的旅游签证政策。”
\n
旅游局的对接人提出疑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