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时直接答应了下来。
在他看来,借着这一次的事情统一下共识,让天下的官员知道,皇帝不一样了,皇帝使臣不一样了,这是很有必要的。
昔日,历代的大宋皇帝仁慈,或者说底气不足,面对百官都忍让。
一个个官员敢指着皇帝的脸大骂,甚至故意去骂皇帝讨名声,皇帝却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谁让历代皇帝没什么本事呢?
没有对外的功劳,也就只能往名声上发展了。
名声从哪里来?
从文官来!
皇帝的名声判断,不是靠天下百姓的判定,而是靠文官的判定。历代皇帝给文官的权势越多,乃至于让文官都掌握了军权,皇帝去世后的评价绝对不低。
什么仁宗、孝宗,都一个劲儿的往皇帝身上弄。
文官集团的权势扩大了,却贪得无厌的继续掌权,反而导致朝廷文武失衡。
如今,却不可能再是文官独大的局面了。
今上尚武!
杨时心中没觉得文官被压制有什么,他也不是官僚,因为没有这方面的贪念,自己能作为次辅,已经是皇帝的信任和器重了。
反正,有利于朝廷的事情,有利于天下的事情,都是可以去做的。
赵桓目光一转,落在了李纲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