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赵桓在这件事情上,有半点的摇摆,或者是要松动,就会有铺天盖地的反扑来了。
改革的前提,就是赵桓要镇得住,要稳得住。
秦桧得知赵桓询问,毫不犹豫道:“回禀官家,目前对寺庙的清查很顺利。刚开始是很困难,遇到诸多的阻力。”
“很多的寺庙不配合,还有人搬出各种各样的权贵,更有人转移钱财和土地,想出了各种办法来阻拦。”
“好在有官家的震慑,郓王的智慧,臣等才能一力贯彻。”
“现在整个京畿路的寺庙,已经完成了清查,郓王让臣先送回账本,他要负责后续土地黄册的编纂,把收回土地清理好再回来。”
说着话,秦桧递上了奏折。
赵桓接过来翻看。
他很仔细的往下看,看到了书信中的奏折,从京畿路的寺庙中,抄没的钱财,竟然多达一千六百三十万两白银,还有二十六万两黄金。
金银太多了!
奏折中还提及,这些只是抄家出来的,实际上还有很多的借条。
借条的处理,其中普通百姓的借条,全部都直接焚毁了,涉及大家族和权贵的借条,却转给了地方官府。
赵桓对于借条的处理,并没有什么异议。
百姓艰难,烧毁借条是可以的。
地方大族和权贵却不一样,有足够的底蕴,该还的钱还得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