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说他幼年早慧,十一岁能诗,十三岁进学,十九岁中山东解元,二十一岁高中大周永熙年首科状元。
他的科场履历完美到令人嫉妒,如今过去四十多年,还是被大周的读书人津津乐道。
柳衍修入仕后任翰林院修撰,转任刑部主事,因刚正不阿,得罪高官权贵,被鞭笞并贬斥到一个小县做驿丞。
那时所有的人都以为,这个状元郎从此陨落,再无起复翻身之日。
柳衍修在那个荒废的驿站里一呆就是七年,为排遣失意,便专注学问,游历经卷,几至忘我之境。
他本就有状元之才,经过七年磨砺苦修,才情学问一日千里,数年间诗词文章、典籍论述层出不穷,高能等身。
这些文章典述流传天下,轰动士林,不断有仰慕后学不远千里,风从云集,赶到那荒僻的驿站请益,一时蔚为壮观。
朝廷知其盛名已传,便调他重新回京做官,却被他谢绝,只愿去所在的小县为县令。
此后十年,他都专心在地方为官,因政绩突出而步步擢升,四十岁官拜礼部尚书,未到五十升任内阁辅臣,位极人臣。
可是十年前,受废太子一事波及,自请致仕,隐居在神京西门的洛苍山,闭门读书,不理世事。
十年来他教授子侄孙辈,竟然出了六位进士,考中秀才举人的就更不用说了。
此事曾轰动朝野,想拜在他门下的士人学子如过江之鲫,只是这位静庵先生爱清静,十年来竟没收过一个外门弟子。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