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等等职位的时候,他却能很好的治理地方,安抚百姓,兴修水利,大兴农业。
而且他为人颇为奉公守节,不置私产,不喜好财物,有什么赏赐都会分给将士,体恤下属,在个人品行方面值得称道。
只能说这家伙实在是不会打仗,连打架都未必能赢,但是治理后方却是有点能耐在身上的。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曹操把夏侯惇推荐给自己,显然背后也是曹氏和夏侯氏共同的心愿。
曹氏和夏侯氏两族一体,共同进退,在雒阳,前一辈人已经投效袁氏,在袁逢手下做事,如今他们又一起推动曹操和夏侯惇的投效,摆明了是想要举全族的未来投效于袁树,看好袁树的前程,希望跟随袁树进行阶层的飞跃。
老一辈投效袁逢,新一辈投效袁树,这不是非常合适的事情吗?
曹氏宦官家族出身,社会地位不高,为士人阶层所不齿,自不必多说。
夏侯氏乃西汉元勋夏侯婴之后,但是传至东汉,早已落寞,为求光复祖上荣耀的可能,选择跟随袁树,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两个家族属于地方豪族中比较厉害的一类,有强大的财力和武力,且在王吉之乱中坚持抵抗,不曾追随,已经表明了态度,正当厚赏之时。
接纳他们,不仅可以增强袁树本身的政治、经济力量,也能向天下传达袁氏厚待有功之臣的意思,有千金买马骨的功效。
所以袁树没有回绝,而是召见了夏侯惇,赏赐给他黄金、白银、蜀锦若干,表明自己的态度,愿意接纳他成为袁树集团的一份子,给予他袁氏门生的名分。
夏侯惇大喜,跪伏于地,表示愿为袁树效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