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祝鸢听到这里,突然起身跪下。她抬起头望向李锡,眼中满是恳求,道:“陛下,臣妾以为楚荆叛国一事必有误会,求陛下重查此案。”
\n
胡公公心下着急,正想如何打个圆场,李锡已然发话:“你的意思是朕判错了?”
\n
祝鸢道:“臣妾不敢,只是朝中奸臣当道,不可让一心为国者蒙冤。”
\n
“那你说说,谁是奸臣?”
\n
“臣妾——”
\n
李锡挥手打断了她的话:“好了,你退下吧。”
\n
人已走了许久,李锡静坐直至深夜,偌大殿内他一人的身影在摇曳的烛光中显得格外寂寥。急病去得也快,起身时,李锡一阵头晕目眩,双腿也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稳健,微微颤抖着。
\n
御书房的桌上放着两份奏折。
\n
一份是兵部的上奏。辽东近日因拖欠军饷引发骚乱,主管军饷发放的督储侍郎被围殴致死,挑事者已被处斩。
\n
大昭延续至今积年之弊,朝廷库银本就捉襟见肘,又逢三年大旱,财政亏空严重,早已无力弥补空缺。连今冬的赈灾款也难凑出来,又才经历了一场耗费巨大的战事,各地纷纷上奏请求朝廷拨粮,西北边军尤为迫切。
\n
前些日子又有朝臣谈起边军屯田一事,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数日都围绕此事争论不休。
\n
一位老臣捋着胡须,言辞激烈地大声说道:“陛下可忘了十三年前的教训,当年吏部尚书赵炘借屯田一事,与边将魏邢勾结,通敌卖国,致使西北军大败,连丢四座城池。若是再行屯田,岂不是重蹈覆辙?”
\n
张笠泽站了出来,道:“赵炘与魏邢已是陈年旧案暂且不提,如今朝廷财政空虚,军饷拖欠严重,边军将士们食不果腹,如何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