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有机会,借着这个劲,凝青一口气讲了出来。
“早知你是不同的,却不想你会是这般,难怪我一直觉得你修道之心并不重。”胤g轻叹着。
“我那个时代,信佛的很多,却都是带着得到而不是舍去信。少林寺收的和尚都是大学毕业,走的是商业路线。”凝青想起曾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有些感叹。
“大学毕业?商业路线?这都是些什么?”胤g听不大明白,有些疑惑。
“这么说吧,我之前呆的那个时代跟现个时代很不同的……”凝青慢慢的向胤g讲着现代社会的繁华。胤g会在中间提很多他听不大懂的问题,第一个就是“你那个时代的皇帝是谁?”凝青很认真的解释着时候的差异,还有那段中国最千疮百孔的岁月。凝青历史学得不好,但那段岁月却是让人记忆犹新的,不是因为凝青特意去记,而是各大电视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以各种名义又讲解着那段岁月,让人们时刻记得,永不忘记。
胤g听完凝青讲的那些事情,皱着眉闭目不言语,他虽是修道之人,但他现在是人,还是个掌握政权的皇室中的一员,他是忧心的。那场战急如何避免,如何才会让慈禧无法干政……,那一夜胤g想得太多太多。
第二天康熙便找着借口说要派人出洋宣讲孔圣人的圣贤书,普渡一下那些黄毛鬼子。此提议立刻得到了众大臣的一致认可,汉大臣更是对皇上的提议感激得无法用言语表达,当天下朝激动的写了几千字的奉承康熙为明君的奏折。
站在皇子一列的胤g听着康熙讲的话,心里不由得叹着,皇阿玛真是太会找借口了。要是用别的,这些迂腐的臣子指不定出什么幺蛾子。
听着胤g回来说,凝青只是一笑,倒也没说什么。康熙,她已经点过了,至于将来如何,不是她能改变的事。凝青无事时,也曾想过,师父为什么将她扔到皇家,这会想来怕是也是因为算到了什么吧!
很快康熙将出洋的事安排给了礼部,而后将恭亲王常宁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