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关键在于兵源,在如今徐州人以参军为荣的氛围下,徐州本地的优质兵源近乎都在天策军,还有部分天策军是最近迁居徐州的中原百姓和江南百姓。
江南还有不少人受到感召,正拖家带口往徐州迁移,但在门阀的阻挠下,梁萧对此不抱太大希望。
接收流亡的百姓,不只是为了给徐州增加劳动力和维护江南稳定,兵源也是关键原因。
军队一多,材料的需求增加,徐州必须尽快储备更多的战略资源。
算上所有徐州铁骑,梁萧手里掌握着七万精锐部队,数量已经超过三千的亲兵也在其中。
这其实是以梁萧自定的精锐标准来衡量的,完全能甩外界的“精锐”一大截……
一寸长一寸强,单论天策军配备的新式弓弩的威力和有效射程,都属于脱胎换骨的变化,与传统弓弩堪称云泥之别!
更何况还有各种新式铠甲如步人甲、棉甲,守城器械如三弓床弩、神臂弩……
军队的动员和训练,也是梁萧结合故乡认知之后选取的最优解,可以更好地锻炼将士们的意志和体魄。
不过目前的天策军仍在加紧训练,仍以守备国土为主,梁萧并不急于出征。
按照既定计划,目前徐州的主要政策是整顿产业,巩固琅琊防御,驱逐匈奴骑兵,重建琅琊故郡。
琅琊与东海郡之间,有一片广阔的草原和武朝的琅琊遗址,只要牢牢掌控这一带,便能加强与北边琅琊郡的联系,提升支援效率,并为徐州开辟广阔的草场,有利于养马。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