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人,在其他兄弟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已经搞清楚了他们大部分人的身份。”
“多是一些苏联比较有名的专家和学者,其余的则是苏联工业等部门的官员。”
“这几天,我们也弄清楚了他们的活动内容,他们除了街头和普通人交流以外,重点考察了达累斯萨拉姆的铁路,工厂,发电厂等等。”
“而且,苏联尤其对我们的一些国有企业感兴趣。”
“我们因此得出结论,这批苏联人大概率不是契卡的人,苏联肯定舍不得让这么多专家学者从事契卡的工作。”
“他们前往东非的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获取我们经济发展的资料,结合我们在苏联获得的情报,这可能是苏联政府为了发展本国工业做的准备。”
“毕竟,我们东非相对于苏联而言,也算是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而苏联去年最新的全国会议上,已经明确了大力发展工业的目标。”
“所以,这些苏联人大概率是跑到我们东非进行学习和调研,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他们的嫌疑,毕竟谁知道里面是不是混着契卡的人。”
“这是我们查到的苏联人员名单,以及他们的详细档案。”
凯德拿过档案,一页页的翻阅,毫无疑问,这份档案的真实性是比较可靠的。
毕竟专家和学者的身份,并不容易作假,档案里很多苏联专家,本身在苏联,甚至是欧洲有一定的声望。
这让凯德面色一松,他用手指敲击着桌面,思索了片刻。
“既然这样,就先把这份情报发到莱茵市,最后怎么决定还是交给上级部门来决定吧!在此期间,我们只要盯好他们就足够了。”
不过,凯德的想法落空了,因为苏联考察团在达累斯萨拉姆市只待了不到一个星期就离开了。
当然,这个离开不是离开东非,而是离开达累斯萨拉姆,达累斯萨拉姆虽然是东非最发达的城市,但是这里显然不能满足苏联考察团的胃口。
他们想要获取更多的资料和素材,所以就必然要到更多的地方去考察,包括其他东非城市,甚至是乡村地区。
毕竟苏联除了工业发展的任务以外,对农业也比较感兴趣,而东非农业对于苏联同样是很好的参考标本,尤其是如今东非农业依旧保留大量计划经济时代特征的情况下,最典型的就是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