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绝对称不上美观,当然,在20世纪初,肯定不用考虑这么多。
卡里莫夫说道:“不管是美国还是东非的这种摩天大厦,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们苏联和两国的差距,毕竟想要建造这种建筑,对于材料,资金和技术都有一定的要求。”
“等到未来我们苏联的经济发展好了,或许也能建造这样的城市。”
卡利亚金则对于这种摩天大厦没太大兴趣,他反而批判道:“这种高楼实际上是劳民伤财的典型案例,东非和美国的攀比罢了。”
“你可以想象,很多没有防护的工人,高空作业有多危险,说实话,很多人光是站在他们的位置,都会感觉恐惧,我曾经了解过,几乎曼哈顿的每一座摩天大厦,都是用人命堆砌起来的。”
“蒙巴萨的情况应该好一点,毕竟这里的高楼看起来整体比曼哈顿要少许多,但这种建筑建成肯定也牺牲了不少工人。”
卡利亚金说的完全没有问题,在20世纪初,建造摩天大楼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各种安全隐患。
而东非的情况比美国好许多,也不可能避免人员的伤亡,毕竟高层建筑很多地方,因为高度和位置,无法使用机械帮助,而依赖人力完成,就比如一些特殊位置的钢材,水泥运输等等。
东非尚且如此,美国只会更甚,因为东非尚且有政府出台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人员的监管,而美国基本上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所以即便建造摩天大厦的死亡率很高,依旧有大量美国工人选择铤而走险,换取微薄的酬劳。
卡里莫夫辩解道:“我自然不是说苏联要像美国和东非这样建设,毕竟工人的生命远比这些钢筋,混凝土更重要。”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更加安全且严谨的态度,来建造高楼大厦,比如做好工人的防护措施,不追求工期,加强监管等等。”
“而且,建造这些高楼,也不完全是坏事,高楼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所以,未来我们苏联也必然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而且,我们苏联建筑高层建筑,必然和东非,美国这种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苏联一切财产都是劳动人民的,而美国和东非则是为了攀比和享乐。”
“眼前蒙巴萨的这些高楼大厦,想必也只有富人才能居住的起,而我们未来则要让苏联的普通人能够住的上楼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