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朱熹之前,短文章横行天下,诗词对偶是娱乐文学的主流。
朱熹之后,长文章,大结构文章疯狂涌现,剧本、成了娱乐文学的主流。
就是因为这个圈【。】
实际上,历史上用标点符号的人很多。
但是那些标点符号都比较大,比如箭头,比如竖弯钩,比如一大点作为标记。
但是最终,都因为不好用,容易和有些字混淆。所以被放弃了。
直到句号的出现,彻底的把行文规范化了。
而现代书写中,因为毛笔字更适合表现在招牌、书封面、艺术字体、大场面上面,而印刷字体更类似西方文字的粗细。
所以标点符号也采用西方的这一套。
不过,最主要的三个符号,顿号,逗号,句号,其实是不一样的。
其中中式逗号,是东方历史上也是有的,但是因为形制变化不大,所以才用了西方的,而句号顿号,则是必须采用自己的。
准确的说是独有的。
在打字时,英文一句结束是一个【.】而中文结束是一个圆【。】
事实也证明,在标点符号越来越多,各种不同体系的符号混用之后,中式句号要比西式句号更有辨识度,更不容易看错,但书写和打字出来表现上又差别不大。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表明,在西方能够完整的行文之前,东方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