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第一条线,和上方的格子对齐了。
说明什么?
说明十厘米三毫米多出来的那一点,加上下方游标第一格子的零点九毫米,就刚好是十厘米四毫米。
做减法,十厘米四毫米减去零点九毫米,就剩下十厘米三点一毫米。
那不就测量出了这个物体的在卡尺之间的距离是十三点一了么?
而更大的读数,以此类推。
这个游标的设计很简单,读数的规则,其实也很简单,但是兰舍还是花了一些时间,才让现场的人明白这个东西的用法。
说白了就是,游标上的第一条标线对比上方尺一毫米位置,差零点一毫米。
第二条标线对上方尺二毫米位置,差零点二毫米。
第三条差零点三,第四条差零点四,第九条差零点九毫米。
哪一条标线,和上方的尺度刻度哪一条对准,就能算出差额是多少,差额加上零刻度线对准的尺的前一个读数,加一起,就是物体的精度0.1毫米的间距读数。
而五十个刻度一共四十九毫米的标尺,根据同样的原理,就能测量精度为0.02的微小距离了。
田亿明白过来后,惊为天人:“居然是这样,根本不需要机械精度上的进步,只需要想法变一变,就能成功。”
虽然没有一个原始的标准,但让一个熟练的工匠,把0.9厘米分成十格,简单的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