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高的讲坛之上,宣称自己是救世主,能解救众生。古人云,听其言,观其行。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我们也要听听那些君子,志士与贤达之人对其人的评价,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去灵活判断。”
“师尊,那如何提升一个人的德行呢?”穆风继续追问。
炎鸣不加思索,便答道:“当有敬畏,悲悯,学习,自省,法度,五种基本素养。有敬畏之心,方谨言慎行,有悲悯之心,方尊重生命,有学习之心,方见贤思齐,有自省之心,方自知之明,有法度之心,方游刃有余。”
“师尊,何为法度呢?”前四个穆风听明白了,唯有法度比较抽象,穆风心头疑惑。
“为当为之事,不为不当为之事,称为有法,也就是平日说的做人的原则。做好当为之事,称之为度,也就是平日说的灵活性。有些事应该去做而不去做,不应该去做的事情做了,就是失了法,虽然有些事应当去做,但做过了或者不足,没有达到效果,就是失了度。有了法度,处理人和事就有了依据,既不失原则性又不失灵活性。”
“听师尊一言,真是胜读十年书啊,徒儿受教了。”穆风在炎鸣面前,态度变得更加谦恭起来。
“这九种人生的境界,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总是不断变化着的,并非一成不变。人的能力难以提升,同时也难以下降,人的德行容易提升,同时也容易下降。不过,它们都在变化运动之中。大能中德的贤达,如果不注重道德的修养与保持,也可能沦为大能小德的奸佞之徒,如果不重视学习,能力下降,则可能沦为中能中德的君子。大能小德的奸佞之徒,如果将德行升华,也可以成为大能中德的贤达,如果不重视学习,则可能成为中能小德的小人。中能中德的君子,如果重视学习,能力获得提升,则可能成为大能中德的贤达,如果重视德行提升,则可能成为中能大德的志士。如果君子不重视德行,则沦为中能小德的小人,如果君子能力下降,则会沦为小能中德的愚人。同样,中能小德的小人,如果提升了德行,则变成了中能中德的君子,如果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