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地写在粮仓的门板上。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纪律的尊重和对当地人民的诚信。有的甚至还留下了少量的银元,以表示他们的感激和补偿之意。
红军离开崔古仓之后,时间悄然流逝。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杨积庆始终未对开仓分粮之事进行追查询问,也没有追究仓官和守仓藏兵的任何责任。这并非是他的疏忽,而是因为在此之前,杨积庆就已经明确下达了命令,要求对红军不要进行阻拦。他深知红军的困境,也理解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1936
年
8
月
20
日,阳光洒在临潭县新城的土地上,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就在这一天,红四方面军
32
军
12
师在长征的漫漫征途中抵达了毗邻的临潭县新城。
杨土司在得知红军到达的消息后,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在一个寂静的夤夜,他秘密派遣使者赶到新城的红军总部。使者怀揣着杨土司的书信,带着他的诚挚问候和深切关怀。同时,杨土司还慷慨地馈赠了
2
匹马、7
只羊,以此表达他对红军的亲善之意和慰问之情。实际上,这一系列举动意味着杨土司与红军之间达成了一项心照不宣、互不侵扰的默契。
然而,局势的险恶并未因此而停止。在临潭,反动势力拼凑的“商团”和马步芳第一骑兵师马得胜团心怀不轨,他们对红军进行了进犯和围攻。在这危急时刻,他们曾派人向杨土司传令,命令其出兵助战,试图袭击红军。
但是,杨土司以坚定的决心和非凡的智慧应对。他以各种合理的理由为借口,不断地推诿、拖延。他深知红军的正义和革命的意义,也明白反动势力的邪恶本质。因此,他始终没有出动藏兵,也没有和红军发生过一次枪战。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红军的正义事业。
红军离开之后,鲁大昌却露出了他那狰狞的面目,开始了丧心病狂地“清乡”行动,杨土司和迭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