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
众人再度回到指挥部,围坐在那张破旧的桌子四周。林师长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给大家:“这是那位专家的详细资料,你们先看看。”
张志成接过文件,认真翻阅起来。资料显示,这位专家名叫陈启明,毕业于国内顶尖水利院校,曾参与多个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在专业领域成果斐然。但在一次学术讨论中,他提出的观点与当时主流思想相悖,因此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农场劳动改造。在农场期间,他仍心系水利事业,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水利技术,结合实践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想法。
孙专员看完资料,语气平缓地说道:“从资料来看,这陈启明确实是个人才。咱们工程眼下遭遇的技术难题,像渠道防渗、夏季溶雪性洪水对边坡的压力等等,他在以往项目中都有过成功的解决经验。他提出的一些创新技术和理念,或许能为我们的工程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王力皱着眉头,手指点着文件上“右派”两个字,忧心忡忡地说:“可他这政治身份摆在这儿呢,咱们要是用他,万一被上面追究,那咱们谁都脱不了干系。而且,他在农场待了这么久,技术理念是否还能跟得上时代发展,是否适合咱们这个工程,都得打个问号。”
张志成放下文件,一脸认真地说:“老王,咱们不能只盯着他的身份。如今工程进展缓慢,技术难题犹如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我们头上。陈启明有能力帮咱们搬开这座大山,咱们不能因为一个身份问题,就错失这样的人才。至于技术是否过时,咱们可以和他深入交流,实地考察他的过往成果,再做判断。”
林师长点头赞同:“志成说得在理。咱们来到新疆建设兵团,就是为了给国家做贡献,为边疆发展出力。现在有机会推动工程顺利进行,咱们绝不能退缩。不过,王力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咱们得想个周全的办法,既能让陈启明发挥作用,又能确保工程不出岔子。”
众人陷入了沉默,各自思索着。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