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程峥却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
他自小在读书上没有天赋,对文章策论亦毫无见解,从前为使他耐住性子听先生讲课,程慕宁常伴读左右,就连平日里太傅布置的课业,也多是程慕宁盯着他方能完成,许是姐弟间独有的血脉压制,唯有如此程峥才不敢过于懈怠。日复一日,比起程峥这个储君,身为公主的程慕宁反而对天下大事可得心应手一些,所以即位之初,面对如山政务,他总是仓皇失措地去向程慕宁求救。
久而久之,程慕宁便也习惯了政事堂里摆放的那张长公主专席。
她深知新帝无能,不免在朝政上处处指点事事插手,她以为程峥仍是那个需得她在旁看着才能完成课业的胞弟,却忘了姐弟无间,但君臣有别。
只是那时她一心拉拢朝臣以稳固因新帝继位而动荡不安的局面,全然不知小皇帝内心的所思所想——也或许她早有察觉,却并不放在眼里,于是经年累月的姐弟情在数次争锋相对中几乎消磨殆尽,直到最后程慕宁在邦交之策上又一次与他意见相左,程峥终于忍无可忍,以后宫不可干政为由,将她软禁宫中。
那一次,程峥执意将年仅十五的永昭送去了和亲。
并在此期间,罢黜贬谪了一批与程慕宁走得极近的官员,当时有谏官为此事进谏,却被冠上殿前失言的罪名,押入了大狱。
一时间朝中风向骤变,议论纷纷。
程慕宁心知肚明,程峥此举不过是在逼她认输退出,于是在看清形势后,她遂了程峥的愿,自请离京,前往万宝寺为先帝与先皇后供灯祈福。
犹记她离京前夕,小皇帝喝得烂醉如泥,坐在台阶上絮絮叨叨:“明明是双生子,你只比我早半刻出生,可你自幼比我聪明,比我博学,太傅讲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