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是现场有证据证明——
戴大人当时不是睡眠状态……”
李大嘴又问道:“什么证据?”
杨木易指着书桌上的一幅字说道:“这幅字戴大人还没写完……他写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段好句乃是出自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他的意思是在朝廷做官时要时刻担忧着老百姓,而身在江湖之时又要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安危。这表达了范仲淹老先生身负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你们看,这最后的一个‘君’字,才写完了一个‘尹’,它下面那个‘口’字,还没有开始写呢!这说明,当时那个人进门之后,戴大人停下了手中的毛笔,接下来两个人应该有过简单的对话……”
李大嘴点点头赞道:“杨大哥,你果然厉害!这点儿细节都被你给抓住了……”
高杏儿也面带赞赏之色,看向了杨木易。
片刻之后,杨木易又看着戴忠问道:“戴管家,前天晚上戴府有没有什么客人来过?”
那戴忠挠着头想了老半天,最后摇了摇头说道:“没有,没有客人来过府里。”
杨木易想了一会儿,随后说道:“我想此人一定是青州朝堂之中——
某一位高官豢养的门客或是死士。此人武功极高,还曾经跟着那位大官前来戴府拜访过……”
宋铃铛拍手道:“有道理,有道理!戴管家你快好好想一想:之前有哪位大官来你们府上拜访,身边还跟着一个带着武器的高手的……”
戴忠仰着头,陷入了回想。
四人见他正在努力回忆,于是也都保持安静,谁也不敢发出一丝声响去打搅他。一时间书房内静悄悄地仿佛只能听到五个人的呼吸声,此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