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是,开棺之时也要在棺材的首尾点燃两根火烛。棺材之中往往会积累尸气、晦气等一系列气团,贸然开棺,后患无穷。气往高处走,火烛若是熄灭,自当谨慎,最好应该收手远走。
\n
如今棺材两端的火烛均已熄灭,按说,殷杨应当离开。盗墓的鼻祖不知谁,但盗墓的老祖宗定下的诸多规矩是众所周知的。自古盗墓者,非技不擅、非能不行,皆因破坏了规矩,而陪葬在墓中。殷、杨两家经久不衰,便是因为一直规规矩矩的守规矩。
\n
殷、杨两家的规矩又过于保守。
\n
殷杨虽身强体壮,但绝非一介莽夫。殷杨懂得思虑,盗墓之时,饱读经书的殷杨便一直思考一个问题。阴阳两界,相去甚远,无甚牵连,阴人所喜好之物非阳人所能想到,阳间之珍稀珠宝钱财到了阴间皆粪土不如,阳人按照阳界风水所设计的风水布局,未必能迎合阴间之需求。陪葬的宝物到了阴间便无甚作用,陪葬宝物只是活人的一种偏执罢了。
\n
持怀疑的殷杨闲暇之时便寻找民间的能人异士。相传,包青天能枕着一个“过阴枕”过阴,从而查清案件的冤情。官府能过阴,百姓亦能。民间有自称能“过阴”之人,无事的时候到阴间转悠。殷杨几经寻找,先后找到了几位能“过阴”之人,也找到了一些散落的记载。结合“过阴”之人所讲及相应的记载,殷杨大概知道了阴间的宝物为何物,也知道了阴人的喜好。藉此,殷杨制作了御乾定坤袱。
\n
按“过阴”之人所讲及相应的记载,御乾定坤袱中装着死人所需之物,其中的物品无非是些烧纸之类的东西。遇有火烛熄灭,殷杨便将御乾定坤袱在棺材首部点着,意思是把死人所需之物给死人。
\n
是否真为死人所需之物,需要进一步判定。
\n
殷杨经研究思虑,想到了进一步判定的方法。古有献祭杀人、杀牲畜,无论如何,都得流血,血便是赎罪之物。民以食为天,吃饭就得用碗,若是有鬼,鬼也得吃,鬼吃饭用何物,估计也得用碗,姑且这么认为。
\n
殷杨昼思夜想,想到了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