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
\n
朱允熥侃侃而谈,周围人越听越是心惊。
\n
这些翰林学士如何不懂得元亡的道理,若论追究元朝灭亡的根源,他们说的比朱允熥好。
\n
可是朱允熥的观点和眼界却超过了他们,甚至许多是他们都没想到的方面。而且,他们是从臣子的角度考虑,朱允熥此时所说,似乎是站在君王的角度一样。
\n
想想以前的朱允熥,再看看现在的朱允熥。
\n
翰林学士们啧啧称奇,窗外方孝孺连连点头,看着朱允熥眼神中的欣赏溢于言表。
\n
中枢舍人刘三吾捋着长须若有所思的同时,也在暗暗赞叹。
\n
吴王这番话,怕是那些六部尚书也不一定能在仓促之间说出来。
\n
见解独到,眼光长远,心思缜密,看清了大元的问题,看清了民间的问题,总结了大元的弊政。
\n
皇族子弟,学问只是一方面,但是治国的才能和眼光才是最重要的。
\n
听着听着,刘三吾,不由得又想起朱元璋那句话。
\n
“熥儿,吾家千里驹也!”
\n
光是听他对大元灭亡的观点,就不是千里驹这么简单。
\n
忽然,刘三吾想到了皇帝对于皇储一事的看法。
\n
看朱允熥的眼光顿时变了。
\n
莫非,皇帝的意思,皇太孙立吴王?
\n
想着他看看前排,一脸沉思的朱允炆,陷入沉思。
\n
一时间连皇帝来了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