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大夏国,划二十个行省,省下设道、府、县。孔子开辟才气时代之后,每个读书人只要拥有了童生、秀才之类文博苑认定的文位,便可以拥有才气。才气是掌握“天地正气”的关键,才气高,掌控“天地正气”会更多,掌控的天地正气越多,就能有更强大的破坏力,不但能强身健体,还可上阵杀敌。
\n
三年前新皇拓宣洪轩,正明帝,刚刚在洛阳登基,此时正明三年,正赶上三年一度的殿试。
\n
科举年年开,殿试三年一次,选出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如果高中,光宗耀祖不说,本人封翰林,掌握更强大的力量。加上御上亲赏卫国文宝,地位不说高过封疆大吏、镇国将军,也不遑多让。读书人可以考取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大学士……至于之后的大儒、半圣、亚圣、圣人,没有惊天下的文学成就或者定国安邦的彪炳战功想都不要去想。
\n
大夏国对文采更看重实用性,科考时经常出现一诗中秀才,厥词成举人的情况。如果是战诗、战词更不得了,可用于临阵杀敌,可凝结文宝。
\n
当年孔子更是一部《论语》**人,震惊天下。
\n
有了较高的文位还能拥有本文位的天赋技能,比如考取童生能化笔为刀,以一敌十;秀才天赋技能铁画银钩,藤甲钢盔在纸笔挥写间便能藤断甲裂,一敌百,不在话下。做了举人更了不得,天赋技能力透纸背,不再依靠纸笔,随口朗诵的战诗、战词,凌空化为刀枪剑戟,屠敌于十丈外。
\n
此时大夏国正值多事之秋,东南朝扶、南蒙两大敌国虎视眈眈;西北蛮族、妖族屡犯边疆。
\n
新皇正明帝仅十七岁,尚且年幼,朝政大权被太后慕容氏家族独揽。这一介女流把大夏国文政武权捏地手心核桃一般,皇族嫡系反倒成了旁支摆设,眼看大夏朝就不再姓拓宣,要改成慕容。
\n
幸得有乾元大陆上有文博苑,中有仁、义、礼、智四大儒殿,下有数百家崇圣书院,对皇室正统都很维护,不然……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