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远,黄超见沙子里露出半截黑黝黝大约三十厘米粗的木头,心里一动,这木头要是在海底埋得时间长了也是阴沉木呀,于是伸手把木头拽了出来。黄超把木头拖到沙滩上,见整根木头一丈多长,通体乌黑,两头有明显的刀砍斧凿痕迹。黄超知道乌木坚硬,所以宝剑灌注内力,从头部一剑斩断,只见整个切面外圈炭黑,渐渐转为橘红色。黄超心头一震,难道是紫檀?这么粗的可不多见。
\n
昨天刚下完暴雨,树林里都是雨水,当时黄超也没在意,于是回头看看树林。只见多数树木树皮呈灰绿色,树干多弯曲,少有高大的树木,真是紫檀?黄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提着宝剑上去砍到一颗。见端面心材鲜红,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拿起来往水里一扔,很快沉到水里。果不其然,黄超大喜!
\n
黄超寻思道,这儿肯定有人生活过,或许是遇到台风或者地震导致人迹消失了。黄超站定海边摸着天珠凝神细看,只见宝光点点。于是又重新回到海里,用手抛开细沙,找出四件瓷器来,然后蹲在海边,把瓷器里泥沙清洗干净。
\n
清理一件黄超激动一下,清理完这四件珍宝,黄超暗自庆幸,自己的心脏还是很强大的,件件都是国宝啊!两个钧瓷碗、两个建窑鹧鸪斑盏!
\n
钧瓷碗釉层上漂着浅色的浮釉,釉层下都是深色的,线条流畅,圆润自然,色调柔和、靓丽,恰似蚯蚓在稀泥上爬过的痕迹。在当时,只有“御窑”烧制出的产品才有“蚯蚓走泥纹”,它成了宋代宫廷御用瓷显著的特征之一。所以作为精品或极品,一定要在其青白釉中有一根或很少几根“蚯蚓走泥纹”,这才叫“雨过天晴云破处,婴啼如歌新生来”!
\n
而这建窑鹧鸪斑盏,显著的特点是釉面上密布了大小不均的白色椭圆形斑点。“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早在宋朝时期,日本僧人就从中国学习建窑的制作工艺,并传与日本。这期间,也将中国瓷器,特别是建窑的瓷器带回日本,成为留世珍品。
\n
这两种珍玩传世极少,所以黄超判断,应该是宋代的人到了这儿或者是同时期的日本僧人从中国往日本走到了这儿,遇到变故滞留下来。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