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那种萧条凄凉的状态写出来就好了。”
……
其实,秋思好写也不好写,好写是因为很多人都写过,就像很多人都咏月一样,有很多意象可用,有很多诗句可以借鉴,而不好写,则是正是因为写过的人很多,要想写得出众,能脱颖而出就很难。
萧吟月抽到签之后,就准备拿去登记,老教习伸出手说道:
“给我吧,我为你记录。”
优秀的人,待遇往往也是不一样的,老教习作为潇湘馆这边的主要负责人,已经很多年不曾亲自给人登记,更不会一直陪同,今天也算是破例了。
不远处,乔书弘也小声的对身旁的教习说道:
“看得出,韩教习今天心情不错,可能他也从萧才女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曾经有过的辉煌岁月吧!”
一个教习接口道:“以萧吟月之前流传出来的诗词,确实值得他这样关注,只不过,今天这种抽签写诗,等于是应试作答,要想写好可不容易。”
另一个教习也点头道:“是挺难的,秋思往往都是年龄大一些的人,有过丰富的人生经历,才会比较有感触,萧吟月才十四岁,似乎不太适合写这个题目呢?”
乔书弘却摇头道:“萧吟月虽然只有十四岁,可是,她从小就是一个孤儿,算是早已经看破世态炎凉,不然又怎么能写出‘滚滚长江东逝水’,写出‘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诗句来呢?”
有一个教习感叹道:“是啊,就算我们活了几百年的人,也没有她那么深的感悟啊!”
因为议论的声音,很多,萧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