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这里,我要说明一点。咱们这个合作社的席子,将来是要走出咱们县,甚至是市、省的。”
“所以我们不要在乎这多出的一根半根竹子,因为只有这样,咱们才能把咱们的牌子打响。”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什么都缺。
毫不夸张地说,你就是做个泥碗烧一下,城里人都有人会买。
也正是因此,全国上上下下,每年都有千千万万的小作坊、小公司涌现出来。
可不到十年时间,这些小作坊、小公司就会倒下百分之九十九。
究其原因,那就是很多小作坊、小公司,没有借着这个机会,打响自己的牌子。
反之,那些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创业运动中,注重质量、品牌的公司,很多都成为后来的国内甚至是国际商业巨头。
可是大家还是第一次听说席子也有牌子,不禁有些惊讶起来。
陆永国上前道:“小村长,咱们的席子也要有牌子吗?”
陆阳肯定地道:“对!我已经想好了,就叫大阳牌。”
“不但席子叫这个,以后的任何合作社制造出的任何东西,都要叫这个名字。”
“因此席子作为咱们村第一个产品,质量必须严格把控,务必让其从众多的席子中冒出头来。”
“只要席子的名头响了,以后不管做什么,那都比别的人有优势,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