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阳春四月,草翠花红,百鸟争鸣。
清晨,在通往大理国的官道上,一支马队正缓缓而行。马铃声和车轮的滚动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唤醒了沉睡的山野。
这支马队便是南汉朝廷派往大理国的使节团。他们带着国书和金银、宝物、绸缎、酒、水果、茶叶等物品已经离开京都一个多月了。
这个使节团的主使便是顾玉人。副使有太仆寺少卿史浩和浩命五品宜人戚琼琼。判官是少府丞韩腾。随从还有翰林院两位庶吉士崔景和王子皑,主簿郭华,孔目吏陶敏和侍从等共一百多人。
顾玉人是第一次当主使,一点经验都没有。
好在副使节史浩是个老泛使,顾玉人遇到不懂之事随时可以向他请教。而史少卿老成练达,且是一个乐意当师傅的人,对顾玉人的“请教”总是有求必应。
顾玉人手持旌节,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走在马队的最前面。从离开京都那天起,顾玉人每天都是手持旗节,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认为这是表示庄严。
小时候,顾玉人和弟弟一起读书时,曾读过《史记、苏武传》,知道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苏武的故事。兄弟们都被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的事迹所折服,发誓长大之后,如果当外交官也要当苏武那样的外交官。如今自己真的当外交官了,因此顾玉人现在一步一举都在学苏武。
在顾玉人的马后是副使史浩。他骑在一匹棕红色的马上,随时准备有问必答。
跟随在史浩棕红色马后却是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那里藏着南汉皇帝亲手写的国书。副使节和几位貌美体娇的女随从都坐在这辆豪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