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芫闻言,将新写的话本子交给说书先生。
说书先生很爽快地付了钱。
这小姑娘的话本子写着实精彩,就是错字太多了,改起来怪费力的,不过一个女娘能识字已是不易,那些错字他改改便罢。
沈芫收起铜钱离开茶馆,原本她只是想借茶馆将楚玉宁的做作所为散播出去,让他声名狼藉。
但没想到她改编的话本特别受欢迎,茶馆甚至愿意出钱买。
沈芫要开店确实缺钱,所以这一举两得的好事她自然没有拒绝。唯一的要求,就是茶馆不要把她的身份透露出去。
沈芫提着灯笼回到药铺,在木匠家定制的药柜已经全部装好,一排排的贴墙放置着,上面有密密麻麻的抽屉,能装两百多种药材。
刘嬷嬷正在用抹布擦拭药柜上的木屑。
沈芫的药铺装潢的很简单,一排药柜,一个柜台,一张抓药桌,抓药桌对面又放了几个靠背木椅,以便取药的人坐下等候。
沈芫没有设诊间,一个是因为铺子场地不够大,容不下那么多摆设和病号。另一个是因为她的医术仅是在书上自学的,即使有天分,但没有名师教导自己年纪又小,很难让城中百姓信服。
这一点,沈芫对自己有自知之明。
所以她一开始就没想开设看病问诊的医馆,而是另辟蹊径开设药铺。
在租铺子前,她已在城中考察过,城内有医馆六家,但并没有药铺,因为开店的人普遍觉得能看病拿药更赚钱,因为能看诊,给人抓药时也能多收一些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