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后来在弟弟妹妹纷纷上学取得文凭的刺激下,自己也念完了小学的课程)。老二李二龙上到初中毕业,因为乡里只有小学和初中,他不愿继续进城读高中,就回家务农。老三李翠凤最厉害,一直念到大学毕业。高中她是住在姜老师家(孙家宅子)的,和孙卫国一同学习成长,情投意合,后来两人结为夫妇。老四李小龙出生月份小,上学晚了一年,正好在姐姐考上大学开始住校时,他考上了城里的高中。李小龙同样住进孙家并念完了高中,毕业后与同样高考失败的好伙伴孙卫民,一起参军了。
\n
姜老师以西北旺乡为中心,开展农村教育试点工作。随着不断取得的成绩,局里加大了对她支持的力度。她增加了人手,拉来了郑子芸,逐渐扩大了试点范围。她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就连刚出生的女儿都无法亲自照顾,只能送到托儿所。
\n
天道酬勤,在她们不懈努力下,在试点工作取得了诸多成果时,她们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荣誉。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地肯定与接见后,她们的工作热情更加高涨,试点工作不断推进,直到1966年,时局混乱,工作才停止。
\n
…………………………
\n
下班了的李翠凤,匆匆来到家里。她和正在家做饭的姜秀萍与郑子芸打了招呼后,就蹲在厨房地上一边择菜,一边小声地说:“姜阿姨,郑阿姨,今天上午我去找主编签字时,他对我说,中央最近可能要下文,大力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活动。针对的主要是66、67、68届的初中、高中与大学毕业生。主编说,我的亲朋好友中如果有这样的人,就要早点做准备。我想,小红和小月不正好是吗?”
\n
“她俩应该是去年初中毕业的,算是67届的。因为学校停课,所以直到今年才拿到毕业证。她俩现在一直在家复习功课,等高中重新开始招生。这可怎么办?”郑子芸着急了。
\n
“你先别急,让小凤慢慢说。”姜秀萍稳住郑子芸:“小凤,你的看法呢?”
\n
“我查了一下午的资料,看来主编说的应该是真的。因为前两年停课,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