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而且s16手机的各项硬件水平,还超过这些四千元手机的硬件水平一大截!
这就是庞大的产量带来的重要优势,s系列手机的各种研发成本平摊到每年两亿多台手机上,其实是非常低的……再加上庞大的产量,对各种零部件的采购量也非常大,量大往往也意味着价格更低。
同样的第三方零配件产品,智云去采购,直接下单一亿套,供应商报价十块……而其他厂商去采购,下单一千万套,供应商报价往往就十二块,十三块了,如果量只有一百万套,说不准就得十五块往上了。
因为这对供应商而言,同样也有成本,利润上的考虑……甚至如果对方订单量太少,供应商还需要考虑风险,账期等各种因素。
比如一家二流手机厂商去采购同样的产品,才那么一百万套,同时资金也不宽裕,要求更长的账期,供应商都得担心你手机卖不出去,然后赖账……就算不赖账,过长的账期也会让供应商的资金压力变得更大。
这种情况下,供应商往往会选择提高价格来对冲潜在的损失以及风险。
这也是当下很多二三流手机厂商日子越来越难过,已经开始逐步消失在市场上的重要原因。
技术上比不过,成本比不过,性价比也比不过……全方位的落后。
消费者又不傻,能让你骗一时,但是不会让你骗一世的。
所以,手机行业里就出现了巨头效应……市场上的少数几家头部厂商持续扩张,产销量一年比一年高,但是二三线的手机厂商则是逐渐消失。
而汽车,也是属于规模效应非常大的产品!
一款智能电动车的研发成本是固定的,而零配件成本,组装成本也是产量越大,平均成本就越低。
这就让头部的汽车厂商天然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