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式,那就是针对技术修改出现的分歧,同时来了个两个修改方案,两个项目组同时进行,A组到时候要是流片成功了,那么皆大欢喜,B项目直接废弃。
如果A组又流片失败了,那么就B组顶上去进行第三次流片。
在这个过程里,也是进行了各种高成本的仿真测试,模拟,尽可能的在芯片设计阶段里解决问题,争取第二次或第三次流片成功。
这样搞,成本自然高的很,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芯片设计时间太赶……
智云位微电子的第十八号厂这边刚搞定十四纳米工艺节点,然后智云半导体就要进行流片,后续晶圆厂一边解决其他技术问题,提升良率的同时,智云半导体则是进行改进,然后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流片。
同时,最迟六月份就要进行大规模的S603芯片量产,因为全新一代的智云S系列手机将会在八月份举办发布会并上市。
这时间还是非常紧凑的,为了赶进度,智云半导体这边也没办法,只能搞这种多线并行的研发模式,哪怕为此付出了更多的额外成本也在所不惜。
因为不管如何,都要确保今年S系列旗舰机的顺利量产并上市。
甚至如果S603芯片始终不顺利的话,其实智云半导体还有代替方案,那就是在去年S503芯片的基础上,使用原有的设计构架,采用十四纳米工艺搞一个S503Plus出来。
该芯片虽然还没有流片,不过设计方案其实已经完成,而且因为是老构架,所以设计技术难度低,智云半导体的工程师们,有九成把握一次流片成功。
当然,这只是一个备份,如果S603芯片成功流片的话,那么这个备份方案就会被暂时冻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7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