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
晏子对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夫臣勇多则弒其君,子力多则弒其长,然而不敢者,惟礼之谓也。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婴未之闻也。”景公曰:“善。”
乃饬射更席以为上客,终日问礼。
书曰五事:一曰貌。貌者男子之所以恭敬,妇人之所以姣好也;行步中矩,折旋中规,立则磬折,拱则抱鼓,其以入君朝,尊以严,其以入宗庙,敬以忠,其以入乡曲,和以顺,其以入州里族党之中,和以亲。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孔子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衣服容貌者,所以悦目也;声音应对者,所以悦耳也;嗜欲好恶者,所以悦心也。君子衣服中,容貌得,则/民之目悦矣;言语顺,应对给,则/民之耳悦矣;就仁去不仁,则/民之心悦矣。
三者存乎心,畅乎体,形乎动静,虽不在位,谓之素行。故忠心好善而日新之,独居乐德,内悦而形。诗曰:“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惟有以者,惟能长生久视,而无累于物也。
知天道者冠鉥,知地道者履蹻,能治烦决乱者佩觿,能射御者佩韘,能正三军者搢笏;衣必荷规而承矩,负绳而准下。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得,接其服而象其德,故望玉貌而行能,有所定矣。诗曰:“芃兰之枝,童子佩觿。”说行能者也。
冠者所以别成人也,修德束躬以自申饬,所以检其邪心,守其正意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属其心,故君子成人,必冠带以行事,弃幼少嬉戏惰慢之心,而衎衎于进德修业之志。是故服不成象,而内心不变,内心修德,外被礼文,所以成显令之名也。是故皮弁素积,百王不易,既以修德,又以正容。孔子曰:“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严然人望而畏之,不亦威而不猛乎?”
成王将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