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各种小摊儿上现做的香甜的甜点心,如酥蜜食、桂花糕,枣饼
,糍糕,豆沙馅汤圆、香糖果子、雕花蜜饯这些。
摊主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不断的高声叫卖着吸引顾客驻足。
杨蔓娘进来潘楼也没有闲着,在卖二手衣裳的摊子上,跟老摊主讨价还价,花了八十文,给妹妹杨盼娘买了一件二手的羊皮裘。
不是不想买新的,实在是八百文钱听起来很多,但用起来也不过是八百个铜子。还要留一部分交房租,买靴子,改善一下伙食,买炭,买米面,买以后写话本儿用的笔墨纸砚。
所以。
在下一笔稿费还没有到账之前,杨蔓娘只能精打细算,按最低的标准来买。
不过,其他方面再怎么精打细算。
伙食标准也必须提高了。
家里三口人,都瘦的脱像,杨蔓娘和老二杨士林还好一点。尤其是在家里的老三杨盼娘,不像杨蔓娘还能中午偶尔在酒楼吃点好的,老三杨盼娘在家里一年都吃不上一顿肉,整个人都细细瘦瘦的,穿上衣裳都漏风,也就比难民略微好一点儿,头发和枯黄的稻草差不了多少,显然是长期缺乏营养所致。
所以,吃食方面是决计不能再省了的。
杨蔓娘算了算,又花一百文,在肉摊子上买了一斤土猪肉。
花七十五文,买了五斗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