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在哥廷根学派的末期和被瓦解后的百余年时间里。
学界还是冒出了一些初具影响力的新学派,其中包括继承了部分哥廷根遗产的普林斯顿学派、游离在世界主流边缘但和哥廷根一样拥有历史的莫斯科学派、昙花一现的波兰学派、在法国的拥有新潮主义的布尔巴基学派等等。
可要像哥廷根学派一样拥有横压同代、承前启后气势的,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他们在座的几人算不上哥廷根学派的人。
但格罗滕迪克在最巅峰时候的成就,被世人视为了能和戈廷根学派领头人希尔伯特,以及罗素、布劳威尔相提并论的领袖。
也就是说他们曾经拥有开创出新数学学派的希望。
事实上,格罗腾迪克也确实在一段时间里,被奉为了新数学学派的领袖,
可这种趋势在学派尚未完全形成的时候,就因为格罗滕迪克的退出而烟消云散。
所谓的新数学学派,在学术界根本没有什么落笔的机会。
比起1900年到1930年,罗素、希尔伯特、布劳威尔他们三位代表人物所产生的逻辑、形式、直觉三大流派大战的那种大场面。
格罗腾迪克他们这直接胎死腹中的新数学学派就像是在学术史里丢了一块小石头,根本没有波澜。
但现在他们在许青山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那是有可能继续开创出新数学学派的希望。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