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在英国,创刊更早,影响因子更高。
Science在美国,普及面更广,应用认可度更高。
两刊齐头并进,倒是没有出过太多什么争端绯闻,可实际上他们都在暗戳戳地、实打实地互相较劲。
作为学术期刊两大巨头,他们几乎瓜分了学术界顶级领域。
每位学者都以能够发表一篇《Nature》、《Science》的论文,甚至是子刊的论文,为荣。
如果只以《Nature》和《Science》作为标准,其实华夏学术界已经进步了很多。
从2002年个位数的登刊量,到去年2010年的149篇,进步已经很大了。
而这个数字在2011年,还在以蓬勃的姿态增长着。
但这并不代表许青山的这篇论文的价值就会因为发刊量上涨而被稀释。
以数学论文的类型登上《Nature》就已经打破了学术界的常规格局。
只不过,现在两大期刊的编辑组都在憋着一股劲,打算把新一期的内容弄好,以此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开端,就将对方牢牢压在身下。
或许有人会奇怪。
许青山这不过就是一篇论文而已吗?怎么就能影响到两大刊物的地位高低了?
而且两大刊物涉及的学科之广,内容之多,本身专注的领域就各有不同,怎么会因为一篇论文就分出上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