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在数年前的ypt国际物理会议上,他和郑滢确立了两条原理相似却又完全不同的技术发展路径,而视频中的结论和硬盘里的设计图纸,正是郑滢多年以来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全面应用于达诺菲第一代新能源汽车系列的gan 6 系统。
不久前,达诺菲的新能源车型刚上市时,他曾对于这套系统相当不屑一顾。尽管郑滢的发展路径能够确保gan的泛用性和成本优势,但他早在一开始就已经预见,随着研究的深入,散热上的劣势注定会让达诺菲的技术升级迎来瓶颈。
而他之前在封禹设计的gan x,从一开始计划走的就是高端精品路线,尽管成本高昂,但无论是性能还是稳定性,都超越了gan 6好几个世代。
可是,尽管自己的技术早已远远胜过了郑滢,但这也是对方非常机密的研究文件,白然为什么要把这个东西给他?
想到这里,他的心里突然念头一动。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世界,对于他而言,已经远远不足够。
从这一刻开始,将巨人斩杀马下,或许不再遥不可及。
敲击键盘的声音响了一整夜,直到次日清晨,天蒙蒙亮的时候,季源霖才啪的一声合上电脑。
几小时后,一份名为gan xi的新型电力系统提案摆上了祁连电子董事长的办公桌。
看到老板拿起文件,微微蹙起眉头,送文件进来的秘书对着祁为琛微微躬身:“祁总,这是季先生针对gan提出的新型系统提案。就是您让白然从国内带回来,安排在洛杉矶的那位科学家。”
将印着满满一页公式的图纸递还给秘书,祁为琛缓缓抬起眼,盯着面前的秘书,显然来了兴趣:“他终于肯开口了?”
“季先生说,相较于您之前看上的gan x,这是一个可以将总成本降低近50%的新能源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