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推开,小贩们挑着担子、推着独轮车,吆喝着涌入街市。
沿河的早市最为热闹,青石板路上人影幢幢,叫卖声此起彼伏,蒸腾的热气裹着食物的香气在晨雾中弥散。
“新炊的枣糕——热乎的!”
“旋煎羊白肠——现切现卖!”
“滴酥水晶鲙,酥脆香甜——”
临街的食摊上,炉火正旺。一名头戴青巾的摊主手持铁铲,翻动着鏊子上的“煎夹子”,薄薄的面皮裹着碎肉和葱韭,煎得金黄酥脆。
旁边的小贩支起蒸笼,掀开笼盖,白汽“呼”地腾起,露出里头松软的“乳酪馒头”,奶香扑鼻,引得几个孩童拽着母亲的袖子讨要。
河岸边,卖“酥儿印”的小贩正用木模压出花样点心,撒上芝麻,趁热卖给过往行人。
更有挑担的老汉吆喝“冰雪冷元子”,将冰镇过的糯米团子浇上蜂蜜、撒上果脯,引得暑气未消的清晨食客纷纷解囊。
茶肆里已坐了三两客人,点一碗“七宝素粥”,佐以“姜豉”,一种用姜汁和豆豉腌的薄肉片,就着热粥下肚。
脚店门前挂着“杂嚼”牌子,摆着“蜜煎雕花”、“盐豉杏片”等零嘴儿,供人随手买上一包,边走边嚼。
街角处,卖“饮子”的妇人面前排起小队,她的青瓷壶里装着“紫苏饮”、“二陈汤”,消暑解渴,一文钱一碗。
忽而一阵铃响,几个不良人巡街而过,商贩们略略噤声,待他们走远,又恢复了喧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