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议上他详细地向议会阐明了帝国的超凡道途,他讲述到了最主流的正位神与中位神,他还提到了巴扎托斯与几位邪神的存在。”
当帝国人谈及旧神的存在时,便少不了“毁灭日”这一概念。
它是悬在所有人头顶上的锋刃,哪怕正位神们最狂热的信徒,也认定当“毁灭日”到来的那一刻,便是人类文明濒临毁灭的时刻。
“假设你是民主议会的议员,在听见了邪神与‘毁灭日’的存在后,真的会继续推动交流继续下去么?”
在过去的三年里,卡尔无数次重读过这本书,他自然也思考过伊森提出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多数派质疑真理之城合理性的原因。
“人道主义精神——在第46页,他做出了批注。”
“可民主议会也多次提到过真理之城建立于第三次战争之后,那场战争几乎毁灭了整个世界,他们已经没有余力来应对更严重的灾难。”
伊森觉得这就是在现代社会生活过的好处,这让他对政客们说的漂亮话产生了抗体,他绝不会相信民主议会真的只是高举人道主义大旗,与来自“异世界”的外乡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抗击旧神。
伊森保守地估计,如果抛开书中最后冷不丁冒出来的星舰,以撰写者对于真理之城的描写,根本无须毁灭日的降临,单单一个老巴就足以把整个城市搅合得天翻地覆——那里人们既没有对抗旧神的武器,也没有与旧神信徒打交道的经验。
而书中对于真理之城安居乐业的描写更是与他所了解的现代社会相距甚远。
撰写者的视角就像是站在一栋摩天大楼上俯视整个城市,映入眼帘的便只有如同蚂蚁般在这片钢铁森林中奔波着的人们,因此他才能在书中认定那是人类社会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