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营的效率的确很高,陈钧上午拿走需要调动的名单,下午营长王光一就从各营协调老兵往自己营里调。
人家这么配合自己的工作,陈钧自然不会偷懒啊。
第二天一大早,陈钧就带上作训部的人,开始驻扎到四营,一来迎接179旅即将过来的老兵。
方便尽快安排工作。
二来,也是为了督促四营走以前179旅合成一营的老办法,那就是用三天的时间,放弃日常训练,放下手头所有工作。
要求各连干部,以及原来的老兵和新调过来的战士,相互熟悉。
这种相互熟悉可不局限于连队之间,营长和教导员,包括首席参谋全部下连,和老兵攀谈,了解每一名战士的能力。
所谓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乃野战大忌。
要想之后分队训练能够顺利,那就绝对不能让军官对战士不熟悉。
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陈钧还是知道的。
4月23日中午。
四营机关楼,陈钧单独的驻基层办公室内。
他此时正拿着营里提交上来的武器明细,人员调动明细以及以前的训练报告,正在细致的观看。
通过一些训练报告,像陈钧这种老油子能够快速了解各连军官的能力。
在查看这些报告以及资料过程中,他时不时的皱眉,拿起红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