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青松不同。
相互作用减弱,痕迹细微,难以探查?
那就以更大的搜索面积来提升探查精度!所谓力气足够大,砖头也能飞起来。
只要我的搜索面积足够大,哪怕痕迹再细微,我也能找出来!
在李青松的控制之下,足足数千万艘小型侦察飞船、探测卫星、红外望远镜等等,以紫月文明启动小功率随机推进的地方为圆心,开始向前方展开拉网式排查。
探测设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甚至和主舰队的距离扩大到了一万亿公里。
这已经超出了李青松的超距通讯距离极限。不过没关系,尾焰检测相比较起来其实是较为简单的,可以交给元始AI去掌控那些距离太远的探测设施。
如此庞大规模的探测,对于一个普通文明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就算他们的智能AI可以达到元始AI的层次,单单是制造这么多探测设备,尤其是在太空之中而不是星系之中,便绝对无法承受。
更不要说如此众多的探测设备还需要时刻机动,时刻返回主舰队或者远离主舰队,需要进行数据分析,进行设备检修与维护等等,需要的人手何止亿计。
将这么多精力都放到这件事情上来,普通文明也别想做别的事情了。
但对于李青松来说,此刻所进行的如此大规模的探测却完全可以承受。
不能说完全没有压力,但总归不大。
半径一万亿公里,横截面积便达到了约3.14亿亿亿平方公里。李青松的主舰队和众多探测设备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