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也越来越高,最终核聚变反应被点燃,恒星诞生。
在这样的致密星云之中,便连巅峰强核级别的舰队都会受到一些影响。
而此刻,伴随着李青松不断向太空之中投放物质,仅仅第一天而已,这以G76d行星为核心,半径约1000万公里的战场之中,物质密度便已经提升到了堪比致密星云的地步,达到了每立方厘米约10万个粒子。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在分布于十几颗大卫星之上的,星云工程那无数巨型机械的共同努力之下,每过去一天,这一片战场之中的粒子数量便会提升10万每立方厘米左右。
一年时间后便提升到了每立方厘米3600多万颗粒子的地步!
到达这个数字后,其密度便到达极限,停止了攀升。
并不是李青松不再向太空之中投放物质了。事实上这一工程始终都在进行,从未停下。
之所以无法再提升,是因为恒星影响的缘故。
来自于恒星的庞大辐射能量如同一台吹风机一般,源源不断的将李青松投放到太空之中的星际尘埃“吹”走。
从远方看,G76d这颗大行星就如同变成了一颗彗星一样。
它的慧尾长度甚至高达数十亿公里,威风凛凛。
此刻的战场之中便始终维持着这种恒星不断吹走、李青松不断补充的,动态平衡的状态,战场里星际尘埃粒子的平均密度始终维持在3600多万颗每立方厘米的地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